不限

不限

刊名

标题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机构

首页 > 《中小学教育》 > 25年8期 > 信息技术在中小学语文泛阅读中的整合路径研究

信息技术在中小学语文泛阅读中的整合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8-18
/ 1

信息技术在中小学语文泛阅读中的整合路径研究

 肖海燕

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城南学校 343200

摘要在教育信息化条件下,将信息技术与中小学语文泛阅读有机融合,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阅读素养发展的需要。本文从信息技术视角论述中小学语文泛阅读的整合路径:一是分析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泛阅读的重要意义;二是从依托电子阅读平台扩展阅读资源、应用多媒体技术提升阅读体验感、利用在线交流工具开展阅读交流互动和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个性化阅读指导四个层面提出具体整合路径。通过对以上四种整合路径的具体应用,能够较好地破解以往中小学语文泛阅读存在的资源不足、形式单一等问题,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强化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并实现学生多元化发展,从而使学生综合语文素养得到较大程度提高。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小学语文;泛阅读;整合路径

 

泛阅读属于其中一项重要的语文阅读学习任务,它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多的了解外界知识内容、增长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传统的泛阅读在阅读时间和阅读空间等方面均受到限制,并且没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去完善自身的发展和完善空间。因此,把信息技术手段与中小学语文泛阅读相融合,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们个性化和多元化泛阅读的需求。创新阅读方法,并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以此来培育学生们的综合素养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其适应信息时代的人才培养要求。

一、信息技术与中小学语文泛阅读概述

中小学语文泛读是在没有教材、没有课堂的条件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阅读题材多样、体裁多样的作品的大量阅读活动,这种阅读是一种大范围、多方面、涉猎性的课外读书行为,并不是要求对文本做细致入微的分析与研究,重点在于阅读量的增加,以及知识面的扩充。 

泛阅读对中小学语文的学习来说很重要。从知识层面上说,是学生积累词汇、语言表达方式、多方面文化的知识,奠定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从思维培养上讲,可以借助泛阅读学生得到充分的想象力、创造力,启发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泛阅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学会独立思考,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能够从阅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通过浸润名著提升自身情操,提高鉴赏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信息技在运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为中小学生的语文泛阅读创设更加生动有趣的情境,向学生展现具有视觉冲击力的阅读素材,促使他们自己阅读、思考,在主动地阅读和思考的过程中去建构对文章的理解。另外,根据每一个学生各自不同的智能特点,还可以给予他们不同的资源。

二、信息技术在中小学语文泛阅读中整合的现状分析

中小学生语文泛读运用的信息技术方面已有一定的发展。不少县城学校的每个班级都配有电子阅读终端设备(电子书包)或有电子图书角等供孩子阅读,而且大部分家庭有网络阅读设备,大大拓展了孩子们的阅读面,让孩子们接触到更多领域的书本:经典、科普等一切有利于他们成长的书籍。

然而,在使用中也会遇到问题。如:有的学校设备更新较慢,使用不够便利;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有限,不能够很好地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泛阅读教学之中;还有就是网络信息鱼龙混杂,学生不能很好的识别哪些内容才是真正对自己有价值的内容,易受不良信息干扰,导致自己分散注意力而无法专心读书,而信息大量涌入往往会让自己晕头转向不知如何抉择什么才是对自己最有价值的书。其次就是有些教师过度的依赖技术,而忽略了对学生阅读方法、阅读思维的指导,只会让学生学到浅层次的阅读,没有达成深度阅读的目的。还有学生自制力弱,有时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泛读的过程中会受网络上的一些其他信息的影响而不能专心于阅读,对于正确的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有效的泛读还缺少相应的途径和策略。 

三、信息技术在中小学语文泛阅读中的整合路径

(一)基于数字资源平台的整合路径

数字资源平台给中小学语文泛阅读提供了大量的资源和快捷通道。首先学校可以采用现在较为成熟的各种数字平台(例如:全国教育资源平台等)来进行泛阅读的整合,这样可以调取各种类型的资源,比如经典文学名著、科普读物、儿童文学等等适合各年龄段学生阅读的书籍。再配合上智能分类及检索功能,则能帮助学生尽快地找到感兴趣的书。

其次,通过利用数字资源平台的互动功能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比如:在全国教育资源平台经常会有线上的读书分享会和阅读打卡等活动。

此外,数字资源平台记录学生阅读的数据信息。教师可以针对此数据对学生阅读习惯进行分析并对其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做出指导,进而真正落实精准阅读教学目标,使得中小学生语文学科阅读教学的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的整合路径

结合多媒体的图像、音频、视频等功能,创设生动的阅读情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在上古诗词课的时候,在多媒体上插入与诗词意境相符的动画视频,让学生能够看到作者笔下的画面,激起他们对诗后的情景的好奇心;在学习神话故事时,可以通过插入有关影视片段,在给学生带来神秘感的同时,还可以使学生产生阅读原著的愿望;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便利条件,大量搜集和整理语文阅读方面的资源,充分利用全国教育资源平台、班级管家等网站资源上传各种经典文学作品、优秀时文等;推荐一些优秀的线上阅读网站或电子图书,使学生的阅读面更广,进而接触更多体裁与风格的文章。利用多媒体的教学功能,引导学生进行读中谈。如:利用在线论坛、学习群组等网络平台,让学生相互沟通交流;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阅读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辨性阅读能力。 

(三)借助在线阅读社区的整合路径

对于中小学语文泛阅读而言,在线阅读社区是开放而互促的平台,教师可指导学生参加各类专业化的在线阅读社区(比如:“全国中小学数字图书馆”阅读社区),创建班级阅读小组,确定共性阅读目标与计划,定期发布阅读感受;利用社区资源推荐功能,给同学挑选适合他们年龄段及语文水平的书籍;社区依据学生成长记录及其阅读喜好推荐经典文学作品、科普读物等,还鼓励学生在社区上传读书笔记、读后感等内容,得到其他人的评价建议;学校教师可联系在线阅读社区组织有关阅读比赛、打卡活动等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创设有利于泛读推广的阅读场域,使学生浸入式交流讨论更好地开阔自己的阅读视野,促使自身的语文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 

(四)利用移动阅读设备的整合路径

在中小学语文学科泛阅读里,移动阅读设备有着易于操作与海量资源等特点,可以从三个角度加以整合。

第一,在构建移动阅读资源库上,让学校、老师把适合于中小学阶段语文泛读的优秀篇目,给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更多的阅读资源。

第二,开展个性化阅读推荐。根据学生用移动阅读设备进行阅读时数据分析的结果,了解到学生的阅读喜好、阅读进度等,然后为其有针对性地选择符合其兴趣和水平的读物,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第三,组织线上阅读活动。借助手机等移动终端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打卡、阅读分享会、线上知识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以利于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充分发挥移动阅读设备优势,为提高中小学语文泛读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四、信息技术在中小学语文泛阅读中整合的实施保障

学校要建立健全信息技术与语文泛阅读有机结合的规章制度;规范完善数字资源采购使用更新制度,注重丰富性、更新性;建立学生泛阅读评价制度,对学生阅读总量、阅读质量等进行综合评价,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过程性评价,给予学生具有科学性、客观性的阅读成长建议,推动融合工作持续推进。

此外,要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主要是要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加强语文专业培训、建立奖励激励机制和搭建泛阅读教学平台,开展公开课、教学经验分享课、案例分析等学习交流活动,达到以师带师、以师带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 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2] 王荣生. 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M].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6.

[3] 祝智庭. 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J]. 中国教育学刊, 2012(12).

[4] 黄甫全. 现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程[M].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5. 


冀ICP备2025105562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50133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新出发石第0076号

版权所有 ©2025 期刊网(qikanzazhi.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