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读写共生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探索
王英
重庆市巫溪县职业教育中心 405800
摘要:中职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语文作为中职教育中的基础学科,对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起着关键作用。然而,传统中职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往往相互分离,导致学生阅读缺乏深度,写作能力难以提升。读写共生教学模式的提出,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它强调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两者的有机融合,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中职语文;读写共生;实践
引言
中职语文作为职业教育中的基础课程,不仅承担着传授语言文字知识的任务,还肩负着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人文素养的重要使命,然而当前中职语文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读写教学分离、学生读写能力发展不均衡等问题较为突出。读写共生教学模式强调阅读与写作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高中职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因此构建与实践中职语文读写共生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职语文读写教学现状及问题
(一)读写分离现象严重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教学往往被当作两个独立的部分进行。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侧重于对文本的分析和讲解,而在写作教学中则侧重于写作技巧和方法的传授,两者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和融合。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难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写作中,在写作时也难以从阅读中汲取灵感和素材,导致读写能力发展不均衡。
(二)学生读写兴趣不高
由于中职学生的语文基础相对薄弱,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对阅读和写作缺乏兴趣。在阅读方面,学生往往更倾向于快餐式的阅读,对经典文学作品缺乏深入的理解和欣赏;在写作方面,学生普遍存在畏难情绪,缺乏写作的动力和信心。
(三)教学方法单一
部分中职语文教师在读写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这种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不利于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
二、中职语文读写共生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
在中职语文读写共生教学中,明确教学目标是极为关键的环节,需要将阅读和写作的目标有机融合。阅读教学目标不应局限于让学生单纯知晓文本的内容与形式,更要深度引导学生剖析作者的写作手法与技巧,比如在教授一篇叙事性文章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明白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还要让学生留意作者是如何设置悬念、刻画人物形象的,像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生动的动作描写等手法来展现人物性格。如此一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就能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与经验,为写作奠定坚实基础。而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将在阅读中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灵活运用到实际写作中。当学生掌握了多种修辞手法、叙事结构后,教师就要鼓励他们在自己的作文里尝试运用,以此提高写作的质量和水平。例如,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到了倒叙的叙事方式,在写作一篇回忆性文章时,就可以运用倒叙手法,先抛出故事的结果,引发读者的好奇心,再逐步展开叙述,使文章更具吸引力。
(二)整合教学内容
教师需依据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状况,对阅读和写作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挑选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文本作为阅读材料至关重要,这能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效学习写作技巧和方法。以中职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散文为例,这些散文在结构、语言和表现手法上往往独具特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散文的结构,比如是总分总、总分还是分总结构,体会其布局的巧妙之处;研究散文的语言,感受其优美、质朴或幽默的风格;探究散文的表现手法,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在学生对散文有了深入理解后,教师结合阅读材料设计相关的写作任务。比如,让学生模仿该散文的写作风格,创作一篇类似的散文;学生在写作时会不自觉地运用在阅读中所学的结构、语言和表现手法,从而实现读写的有机结合。通过这样的整合教学,学生不仅能加深对阅读文本的理解,还能提高写作能力,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三)创新教学方法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是实现读写共生教学的关键所在,情境教学法能够为学生营造与阅读材料相关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本的情感和意境。例如,在教授一篇描写自然风光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播放轻柔的音乐,营造出与文章相符的氛围。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能更深刻地体会到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之后进行写作练习时也能更好地将自己的感受融入到文字中。问题导向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文本,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作者在文中为什么要用这个词?”“这段描写对表达主题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法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分享阅读和写作的心得和体会。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可以听到不同的观点和想法,拓宽自己的思维视野,从而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四)完善教学评价
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对读写共生教学的效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十分必要,教学评价不能仅仅聚焦于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综合素质的发展。教师评价可以从专业的角度出发,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表现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学生自评能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培养自我管理和自我提升的能力。例如,学生在完成一篇作文后,可以从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思考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学生互评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学生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评价他人的作品,发现他人作品中的闪光点,同时也能学习到他人的写作技巧和方法。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让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从而不断提高读写共生教学的质量。
总之,中职语文读写共生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是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通过明确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完善教学评价等策略,能够实现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共同发展。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教学案例的积累和总结,不断探索和完善读写共生教学模式,为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于清玲.初中语文"读写共生"教学策略的实践与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2014(8):31-32.
[2] 赵红霞.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读写共生模式的构建探析[J].少年写作, 2021(11):0086-0086.
[3] 蒋晓美.语文"读写共生"教学初探[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17(12):4.
版权所有 ©2025 期刊网(qikanzazhi.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