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自制教具优化小学低段体育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许家晨
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致远学校442000
摘要:本文探讨自制教具在小学低段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通过分析当前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自制教具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趣味性和实效性的策略,通过实践研究自制教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教具的不足,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通过案例分析、教学实验等方法,验证了自制教具在提升小学低段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方面的积极作用并为一线体育教师提供了可操作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自制教具;小学低段;体育教学;优化策略;教学实效
引言:在小学教育阶段体育课程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运动习惯的重要途径,传统体育教学往往受限于场地、器材等条件,难以充分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特别是对于小学低段学生而言,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兴趣点多变,如何使体育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成为体育教师面临的一大挑战,自制教具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手段,因其成本低、制作简单、针对性强等特点,逐渐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一、小学低段体育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一)教学现状概述
当前,小学低段体育教学普遍存在着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的问题,传统体育项目如跑步、跳远等虽然基础,但难以持续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由于学校经费、存储空间有限,专业体育器材的更新和维护往往滞后,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存在问题分析
1.缺乏新意:传统体育项目和教学方式难以吸引学生的长期兴趣,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
2.器材不足:专业体育器材的缺乏限制了教学活动的多样性和深度。
3.个性化需求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体质、兴趣和能力差异大,统一的教学内容和器材难以满足个性化教学需求。
二、自制教具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提升教学趣味性
自制教具可以根据教学主题和学生兴趣进行设计,如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彩色接力棒、动物形状的投掷目标等,这些新颖有趣的教具能显著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二)增强教学实效性
自制教具通常针对特定教学目标设计,能够更直接、有效地辅助教学。例如,用软质材料制作的“障碍栏”,既安全又便于调整高度,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进行跨越练习。
(三)促进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
制作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学习,鼓励学生参与教具制作,不仅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还能锻炼动手实践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三、自制教具在小学低段体育课堂中的实践应用
在小学低段体育教学中自制教具的应用不仅丰富了教学手段,还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为了确保自制教具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我们在设计与制作过程中遵循了一系列明确的原则并将其应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自制教具的设计与制作原则
1. 安全性
小学生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教具的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在设计过程中我们严格筛选材料,确保所有用于制作教具的材料均无毒、无害,且边缘经过打磨处理,无尖锐部分,对教具的结构进行精心设计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稳定可靠,不会对学生造成任何意外伤害。
2. 适用性
根据体育课程的教学大纲和目标,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出既符合教学要求又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具,例如对于低年级学生,注重培养他们的基本运动技能和身体协调性,因此设计的教具多以简单、易操作为主,能够更好地辅助教学目标的实现提高教学效果。
3. 经济性
考虑到学校的经济负担和资源的有限性,在制作教具时注重成本的控制,利用废旧物品或低成本材料,如废旧木板、软泡沫、布料、轮胎等,通过巧手改造,将其变成既实用又有趣的教具,不仅节约了资源还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思维。
4. 创新性
鼓励师生共同参与教具的设计过程,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制作过程中,我们注重教具的实用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力求使教具既能够满足教学需求,又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制作出一系列既新颖又实用的自制教具为体育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
(二)自制教具的具体应用实例
1. “彩虹桥”平衡木
为了提高学生的平衡感和协调性,我们利用废旧木板和彩色布料,制作出了一段段可拼接的平衡木,这些平衡木色彩鲜艳,形状各异,不仅美化了教学环境,还增加了平衡训练的趣味性,在体育课上学生们可以沿着平衡木行走,锻炼他们的平衡能力和身体控制能力,由于平衡木是可拼接的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调整其长度和难度,使其更加适应不同年龄段和能力水平的学生。
2. “动物运动会”投掷靶
投掷是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投掷技能和准确性,我们制作各种动物形状的投掷靶,这些投掷靶是用软泡沫和布料制成的,既安全又吸引人,设计小兔子、小熊等可爱的动物形象,让学生们在投掷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乐趣,通过设定不同的投掷距离和目标,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投掷能力,培养他们的手眼协调性和空间感知能力。
3. “多功能障碍赛道”
为了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激发他们的挑战欲望,利用废旧轮胎、绳子、软垫等材料,设计一条包含跳跃、爬行、绕行等多种障碍的赛道,不仅考验学生的身体力量和灵活性,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赛道上学生们需要相互协作,共同克服各种障碍,才能顺利完成比赛,这种综合性的训练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运动能力还增强了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三)教学实践效果分析
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了自制教具在小学低段体育课堂中的巨大魅力。
1. 学生参与度显著提升
自制教具的引入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由于教具新颖有趣,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此学生们更加愿意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课堂参与度明显提高,尤其是那些原本对体育活动不感兴趣的学生也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他们主动参与到游戏中尽情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
2. 教学效果增强
针对性设计的教具使得教学更加高效,学生们在游戏中学习,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运动技能,提高了身体素质,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自制教具的使用使得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学生们的学习效果也更加显著,他们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操作,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运动技能的要领和技巧。
3. 促进了师生互动
教具的制作和使用过程加深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制作教具的过程中师生们共同商讨设计方案、选择材料、动手制作,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信任,在使用过程中教师们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具的难度和用法,学生们也积极反馈自己的使用感受和建议,提高了教学效果还增强了师生间的情感联系。
4. 培养了环保意识
利用废旧物品制作教具让学生们意识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的重要性,他们亲手参与教具的制作过程,看到了废旧物品如何变废为宝,从而更加珍惜资源、爱护环境,这种环保意识的培养对于学生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结束语:自制教具在小学低段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的创新,更是教育理念的转变。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也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通过实践研究,我们证明了自制教具在提升教学趣味性、实效性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显著作用。未来,我们应继续探索更多自制教具的可能性,不断优化教学设计,让体育课堂成为学生快乐成长、展现自我的舞台。
参考文献:
[1]薛菡琴.自制教具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使用原则[J].中国学校体育,2015(S1):1.
[2]吴小花.自制教具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2016,000(002):00254-00254.
[3]王志欧.农村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运用自制教具教学[J].新一代(下半月),2011,000(010):19.
版权所有 ©2025 期刊网(qikanzazhi.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