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探究
鲍婕妤
湖北省钟祥市龙山实验学校 431900
摘要:在新课标背景下,“核心素养”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懈追求的教育目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培养学生正确三观、提升道德修养与法治意识的重要途径,其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议题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通过围绕具体议题展开教学,有助于实现道德与法治知识与现实生活情境的深度融合,从而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文旨在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的意义、作用及实施策略,以期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教学策略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理念。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初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素养不仅包含政治认同、道德修养,还包含法治观念、健全人格及责任意识。这些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议题式教学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议题为核心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从而实现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的意义与作用
(一)帮助学生从生活化视角解读晦涩理论知识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理论知识往往较为抽象和晦涩,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而议题式教学通过围绕具体议题展开教学,可以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情境相结合,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和掌握知识。例如,在教学“国家安全观”时,教师可以通过“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的议题,引导学生从个人视角思考国家安全与个体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国家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二)激发学生持续性求知欲与探究欲
议题式教学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通过引导学生围绕议题展开自由讨论和头脑风暴,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需要不断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提升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网络生活新空间”时,教师可以通过“我们该如何避免网络电信诈骗”的议题,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展开讨论,提出防范网络电信诈骗的建议,从而提升学生的明辨是非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促进教学目标与育人理念的深层融合
议题式教学强调以核心素养理念为指导,通过围绕具体议题展开教学,可以实现教学目标与育人理念的深层融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及基础学习水平,循序渐进地引出具有争议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自由讨论和探究。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三观,启发学生自主、自信地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围绕时事政治培养学生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是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教师可以围绕时事政治确定议题,引导学生经历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学习过程,全方位了解我国建设发展进程,规范自身政治行为。例如,在教学“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时,教师可以通过“国家安全与个体责任”的议题,引导学生思考国家安全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树立主人翁意识,对国家安全重要性有深入认知。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现相关时政新闻和真实案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二)围绕社会热点培养学生道德修养
道德修养是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为了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教师可以围绕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话题确定议题,借助生活化教学材料与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层递式道德修养培养。例如,在教学“网络生活新空间”时,教师可以通过“如何避免网络电信诈骗”的议题,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展开讨论,提出防范网络电信诈骗的建议。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相关的实践活动,如“防范网络电信诈骗从你我做起”的主题班会或演讲比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道德修养和明辨是非意识。
(三)围绕学生生活培养法治意识
法治意识是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教师可以选择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议题,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完成具体法律法规的解读与内化。例如,在教学“尊重自由平等”时,教师可以通过“自由是否是无限制的自由?”的议题,引导学生思考自由与平等的关系以及个体在行使自由时应遵循的法律规范。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如学校规定各年级错峰放学等,让学生讨论这些规定背后的法律依据和合理性,从而加深对法治内涵的认识和理解。
(四)围绕师生互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健全人格是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为了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教师可以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确定议题并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情感需求,通过积极的师生互动和情感交流来引导学生形成正向积极的思想品质和健全的人格特征。例如,在教学“我与他人和集体”时,教师可以通过“如何在集体中发挥自己的作用”的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以及如何在集体中实现自我价值。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和团队活动等方式来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结论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有助于实现道德与法治知识与现实生活情境的深度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围绕时事政治、社会热点、学生生活和师生互动等方面确定议题并展开教学,通过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组织相关实践活动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意识和健全人格等核心素养。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和心理状态,通过积极的师生互动和情感交流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和健全的人格特征。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我们可以有效地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陆鑫.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实践探究[J].教育界, 2024(5):17-19.
[2] 侯 洁.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探究[J].Modern Education Exploration, 2024, 5(1).
版权所有 ©2025 期刊网(qikanzazhi.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