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限

不限

刊名

标题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机构

首页 > 《教学与研究》 > 25年10期 > 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8-19
/ 1

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孙健

临沭县大兴镇大兴初级中学    276700

摘要: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整本书阅读作为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日益受到重视然而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整本书阅读的实施仍面临诸多现实困境本文先剖析当前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继而提出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包括明确目标导向、优化教学设计、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强化课内外联动通过理论阐述与人教版教材案例结合探讨提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效的可行路径,以期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现状;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引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强调通过完整书籍的阅读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整本书阅读有助于学生积累语言材料、提升阅读理解能力,更能培养其持久专注力、深度思考力和整体把握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整本书阅读的落实仍存在诸多障碍,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所以系统分析当前教学现状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对于推动语文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现状

(一)教学目标定位模糊,缺乏系统规划  

当前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普遍缺乏清晰、系统的教学目标体系教师往往将整本书阅读简单等同于课外阅读或自由阅读,未能将其纳入正式的教学计划,导致教学随意性强,缺乏阶段性目标和整体设计教学目标常停留在“读完一本书”或“了解故事情节”的浅层层面,忽视了对学生阅读策略、批判性思维、审美鉴赏等高阶能力的培养,难以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教学方式单一僵化,互动深度不足  

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主导的讲授式教学仍占主导地位,学生被动接受信息,缺乏主动参与和深度对话课堂多以教师梳理情节、分析人物、讲解主题为主,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交流分享的机会较少教学过程缺乏层次性和梯度设计,未能根据书籍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设计多样化的阅读活动,导致学生阅读体验浅薄,思维参与度低,难以形成个性化的阅读理解和深层感悟

(三)评价机制简单片面,反馈功能弱化  

整本书阅读的评价大多依赖于简单的读书笔记、读后感或知识性测试,评价内容偏重于对情节、人物等表层信息的记忆与复述,忽视了对学生阅读过程、阅读方法、思维品质和情感体验的全面考察评价主体单一,以教师评价为主,缺乏学生自评、同伴互评等多元评价方式评价结果反馈不及时、不具体,难以有效指导学生改进阅读策略和提升阅读能力,评价的诊断与激励功能未能充分发挥

二、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一)明确目标导向,构建分层教学体系  

整本书阅读教学应确立清晰、可操作的教学目标,并依据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书籍特点进行分层设计目标应涵盖知识积累、能力提升、思维发展和情感态度等多个维度,体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需在阅读前制定整体教学计划,明确各阶段的具体目标,确保教学过程有章可循、有序推进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推荐的《朝花夕拾》为例,教师可设定分层目标:初读阶段引导学生梳理鲁迅童年生活片段,感受散文的叙事魅力;精读阶段选取《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篇目深入分析人物形象与情感表达,探讨时代背景对作者思想的影响;总结阶段组织学生撰写“我眼中的鲁迅”主题文章或开展读书分享会,实现阅读成果的内化与表达,使教学目标贯穿阅读全过程,提升教学的系统性与实效性

(二)优化教学设计,实施多元互动模式  

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设计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和深度互动可采用任务驱动、问题导向、项目式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探究欲望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形式创设开放、民主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表达个性化见解,在交流碰撞中深化理解注重阅读策略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在教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红星照耀中国》时教师可设计“重走长征路”主题探究活动,将学生分组,每组负责研究长征中的一个关键战役或历史事件,通过阅读相关章节、查阅资料、制作PPT或微视频进行汇报展示在此过程中学生深入理解了作品内容,锻炼了信息整合与表达能力,更在合作探究中增强了对革命精神的感悟,实现了知识学习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三)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强化过程性反馈  

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是提升整本书阅读教学质量的关键评价应贯穿阅读全过程,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补充可采用阅读记录卡、阅读日志、成长档案袋等形式跟踪学生阅读进度与思考轨迹评价内容应涵盖阅读态度、阅读方法、理解深度、思维品质、表达能力等多个方面,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与同伴互评教师应及时给予具体、建设性的反馈,帮助学生发现不足、明确改进方向以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简·爱》的阅读教学为例,教师可设计“简·爱成长档案”评价方案,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记录简·爱在不同人生阶段的关键抉择与心理变化并写阶段性反思教师定期查阅档案给予个性化评语,引导学生关注人物性格发展与主题意蕴最终评价结合读书报告、课堂发言、小组合作表现等多维度数据,形成综合性评价结果,有效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

(四)强化课内外联动,整合阅读支持资源  

实现课内外阅读的有机融合是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重要保障教师应将整本书阅读纳入课堂教学体系,利用课内时间进行导读、推进、交流与总结,发挥课堂教学的引领与支撑作用同时,积极开发和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支持整本书阅读的资源网络可通过设立班级图书角、举办读书节、邀请作家讲座等方式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在开展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时教师可设计“走进老北京”跨学科主题学习,课内结合历史课了解民国时期北京的社会风貌,语文课分析祥子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课外组织学生参观民俗博物馆或观看相关影视作品,写“祥子眼中的北京城”小论文通过课内外联动与资源整合拓展阅读视野,深化阅读体验,使整本书阅读真正融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结论:  

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但其实施过程中仍面临目标模糊、方式单一、评价缺失等现实挑战要提升教学实效必须从明确目标导向、优化教学设计、构建多元评价、强化课内外联动等方面入手,构建系统化、科学化的教学策略体系通过理论引领与实践探索相结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整合教育资源,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方能真正发挥整本书阅读的育人价值,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未来还需进一步加强教师专业培训,完善课程资源建设,推动整本书阅读教学走向常态化、深度化与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彦竹.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分析[C]//2024年文化信息发展论坛论文集(三).2024.

[2] 勾朗.初中语文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策略分析[J].学苑教育, 2025(19).

[3] 周丽.三位一体体系下的初中语文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小作家选刊, 2023(30):0062-0065.

 


冀ICP备2025105562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50133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新出发石第0076号

版权所有 ©2025 期刊网(qikanzazhi.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