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限

不限

刊名

标题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机构

首页 > 《基础教育参考》 > 25年8期 > 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8-18
/ 1


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李婷  
文山州富宁县那能乡中心学校  6634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应用题作为连接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桥梁,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数学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将生活情境融入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生活场景中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提升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本文从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重要性出发深入探讨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应用策略,为一线教师提供可借鉴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生活情境;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教学策略;人教版教材

引言: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传统教学中常常存在脱离学生生活实际、题目抽象枯燥、学生理解困难等问题,导致学生对应用题产生畏惧心理,学习积极性不高为解决这一困境将生活情境有效融入应用题教学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生活情境是指贴近学生日常经验、具有真实感和现实意义的情境,将其引入课堂可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化、生动化,从而增强学生的理解力和应用能力

一、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

将生活情境融入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内在学习动机小学生对贴近自身经验的事物充满好奇与亲切感,当数学问题以他们熟悉的日常生活场景呈现时容易引发情感共鸣和探究欲望这种源于真实生活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从而主动投入学习过程相较于枯燥抽象的题目,生活化的情境赋予数学以温度与意义,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显著提升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成效

(二)促进概念理解,降低认知难度

生活情境为抽象的数学概念提供了具体、直观的现实支撑,有助于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内化知识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面对纯符号或公式化的表达容易产生理解障碍通过将数学知识嵌入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学生能够在具体操作和情境体验中建立数学表象,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维的过渡这种情境化的学习方式符合儿童认知发展规律,有效架起生活经验与数学逻辑之间的桥梁,从而降低理解难度,提升学习效率

(三)培养应用意识,提升实践能力

生活情境的应用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升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传统教学往往偏重解题技巧,忽视知识的现实运用,而生活化应用题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迁移到真实情境中,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学生在分析、建模、求解的过程中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分析问题这种实践导向的学习方式强化了知识的掌握,更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其未来适应社会生活和持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二、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创设真实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应善于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挖掘素材,创设真实、具体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通过将数学问题嵌入生活场景学生不再是被动解题的“机器”,而是主动参与问题解决的“探索者”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在情境中感知数学的存在,理解数学的意义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比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情境:学校计划在暑假组织一次夏令营活动,时间为715日到85日,问活动持续多少天?这个问题源于学生可能经历的真实事件,他们需要运用对月份天数的理解来计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回忆7月和8月各有多少天,再通过数一数或计算的方式得出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巩固了“大月”“小月”的知识,还学会了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时间计算,增强了对时间单位的感知和应用能力

(二)利用模拟实践活动,增强学生体验感

数学学习不应局限于书本和课堂,通过模拟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做中学”,在亲身体验中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设计角色扮演、动手操作等模拟活动,让学生在模拟的生活情境中解决数学问题,从而提升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比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小小超市”活动在教室内布置一个模拟超市,摆放标有价格的商品,学生扮演顾客和收银员顾客选择商品后需要计算总价,收银员要核对金额并找零这个活动让学生练习了加减法运算,还让他们在真实交易情境中理解了“元、角、分”的换算关系和实际应用,增强了数学学习的实践性和生活化

(三)整合跨学科内容,拓展学生视野

生活中的问题往往是综合性的,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整合语文、科学、美术等学科内容,创设跨学科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拓展思维视野这种策略有助于学生形成整体性、系统性的认知结构,提升综合素养,比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美术课的“校园设计”主题提出问题:学校要重新规划一块长12米、宽8米的长方形花坛,计划将其分成一个三角形区域种玫瑰,其余部分种草坪,若三角形区域的底边与花坛长边重合,高为5米,求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学生需要先画出草图理解图形关系,再运用面积公式进行计算这个情境融合了数学计算与空间设计,锻炼了学生的几何思维又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意识

(四)鼓励学生自主创编,提升表达与创新能力

让学生从“解题者”转变为“出题者”是深化学习的有效方式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主创编包含数学问题的生活情境应用题这一过程要求学生理解数学知识,还需要他们进行情境设计、语言表达和逻辑组织,从而全面提升综合能力,比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减法”教学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周末家庭购物”为主题编写一道应用题有学生可能会写出:“妈妈带了200元去超市,买了牛奶58.6元,面包24.8元,水果76.5元,问还剩多少钱?”其他同学在解答时能练习小数运算,还能通过讨论“是否需要考虑购物袋费用”“是否有优惠券”等问题,进一步拓展思维这种教学方式巩固了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表达能力

结论:

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概念理解、培养应用意识,还能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开展模拟活动、整合跨学科内容、鼓励自主创编等策略教师可以有效将生活与数学融合,使应用题教学更加生动、高效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生活情境的应用方式,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连接知识与生活的桥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惠芳.生活情境融入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效果分析[J].  2024(10):163-165.

[2] 方思艺.谈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有效策略[J].  2023.

[3] 陈小如.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开展策略[J].天津教育, 2024(5):91-93.

 


冀ICP备2025105562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50133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新出发石第0076号

版权所有 ©2025 期刊网(qikanzazhi.com.cn)